日前,“紅色井水”、“紅豆局長”事件廣受關注,引發了國人對環保問題的熱議和思考。筆者以為,環保工作當務之急是要提高全民環保意識,要防微杜漸。
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數千米之外、幾米地下的井水變紅,非一朝一夕,是經過了20多年的廢水超標排放;霧霾天氣是不計其數的車輛的尾氣、大大小小的企業的廢氣經年累月造成的;“白色污染”是廣大民眾不加約束、日復一日肆意使用塑料袋使然。
我們抱怨霧霾天氣,看不慣“白色污染”,可往往我們自己就是其中的參與者和制造者,撇不清,也難辭其咎。起初,很多人根本沒意識到會造成今天這樣的局面,認為自己的愛車排放的一點兒尾氣、隨手扔掉幾個塑料袋、排放一點點廢氣不算什么,比起污染大戶,何患之有?于是,就怎么方便怎么做,怎么利己怎么辦,放任自流、隨意處置。
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,沒有修補,隔不久,其它的窗戶也會莫明其妙地被人打破,這就是“破窗效應”。環保工作的“防微杜漸”與消除“破窗效應”異曲同工。古人云“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。”環保工作應當以此為工作訓條,推廣實施。當惡習漸漸變少,善舉日益增多,環保的前景必將一片光明。綠水青山、藍天白云隨處可見的“美麗中國”就真的離我們不遠了。
(季學兵)